教学科研

科研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中国民族舞蹈研究理论骨干人才培训》招生简章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中国民族舞蹈研究理论骨干人才培训》专家授课系列




一、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提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培养一批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人才,既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手段,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中国民族舞蹈肩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团结力量的重要使命。基于中国民族舞蹈研究的发展现状,本项目依托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民族舞蹈研究领域多年的深耕与积累,通过强调对文化之“根”的挖掘,尝试破解各种“模式化”问题,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摸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为加快建构中国舞蹈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贡献,从而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在文明交流与互鉴中,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进。

6CD4

二、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简介

《中国民族舞蹈研究理论骨干人才培训》是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民族大学实施的公益性培训项目。本项目师资力量雄厚,依托项目主体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民族舞蹈研究领域多年的深耕与积累,同时聘请众多艺术理论和舞蹈实践领域的知名专家,组建成高精尖、跨学科的教师团队。项目聚焦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骨干人才,采取导师制授课、浸润式培养、理论与应用结合、协作式研修的培训模式,通过基础理论学习、观摩研讨、田野采风三个阶段的训练,全面提升学员在民族舞蹈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能力,以促进新时代民族地区舞蹈研究事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三)实施主体简介

本项目实施主体中央民族大学是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行列的民族院校,是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学院在培养有特色、综合素质全面、有较高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的民族舞蹈高级专业人才的同时,肩负着继承、发展、弘扬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重任。如今学院已成为融民族舞蹈教育、表演、创作研究为一体的中国民族舞蹈艺术高地。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科始建于1957年,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重点学科基地,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在近70年的发展中,我们充分利用综合性文科大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在民族舞蹈的跨学科研究和理论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舞蹈学院联合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学科特色和师资优势,共同构建了基于跨学科理念,集教学、科研和创作为一体的“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丰厚肥沃的文化土壤。

7347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资助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周期为2024年7月7日至2024年9月15日,培训总时长70天,其中集中授课(含田野采风)42天,学员必须全部脱产学习。具体培训安排如下。

2024年7月7日—7月14日——开班仪式、采风调研;

2024年7月15日—2024年8月19日——集中授课、指导实践;

2024年8月20日—2024年9月15日——自主研修、撰写论文。

(二)项目实施地点

1.集中培训地点: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

2.项目田野采风及舞蹈写作等实践地点:西南民族地区或内蒙古地区

(三)培训人数:18人

(四)课程设置

项目主要课程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新思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及其发展历程》等思政类课程;《民族艺术形态学》《舞蹈民族志》《艺术人类学》《舞蹈研究与写作》《舞蹈评论》等舞蹈研究基础理论、实践理论及跨学科理论系列课程。培训课程体现了跨学科、多元化、实用性特点,高效培养史、论、评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民族舞蹈研究理论骨干人才。

(五)成绩评定

集中培训结束后,专家委员会成员将同相关专业教师依据培养方案对学员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须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心得、读书笔记、采风实践等相关论文;

2.须提交评论或研究文章(5000-8000字),保证文章的独立性、原创性,严禁抄袭。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30%;研讨和观摩占30%;读书报告和论文写作占40%。经评定、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六)师资力量

本项目师资力量雄厚,集合首都高校乃至全国在民族舞蹈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联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等的师资力量,共同构建起一个集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研究基地,打造多元化的教学团队,致力于以优势资源培塑民族舞蹈研究理论骨干人才。

1.项目负责人:车延芬

2.项目联络人:车延芬

3.授课专家(拟定):(按姓氏笔画排序)


34DA0

3C2C5


(七)培训成果展示

学员产生的理论成果将以论文集形式集中发表。

(八)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期间个人出现学习以外的问题,责任自负。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四、培训对象


(一)培训对象遴选

本项目面向全国艺术院团、教学单位、文化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等学校和事业单位的舞蹈理论工作者招生,通过综合评审择优遴选学员18名。申报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为45岁以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心理健康,具备较强的研究实力,集中培训期间保证能够脱产学习,愿为民族舞蹈研究与舞蹈评论发展做出努力的学员。凡具备上述条件者,通过单位推荐或个人申请,均可申报。

(二)录取方式

1.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6月1日(逾期不予受理)。

2.项目实施单位将组织专家成立遴选工作小组,根据学员报名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对报名材料进行评审选拔,择优录取,拟录取人员名单将上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审批备案。

3.2024年6月20日前确定最终录取人员名单,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通知。入选学员在接到正式通知后须填写《学员培训回执表》,未回复者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录取依次递补。未入选者不再单独通知。

五、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招生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6月1日

(二)报名方式

1.《中国民族舞蹈研究理论骨干人才培训》学员报名表1份(见附件1);

2.身份证(正反面)、最高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获奖证书、近期一寸白底免冠照;

3.能体现本人专业能力的相关论文、专著或项目不少于1项。

初审一律采用电子版报名,请将以上报名材料扫描后打包压缩(文件名为X省X市X单位+姓名+报名资料),并以附件形式于2024年6月1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MD2024GJ@163.com。待正式录取人员报到时,需现场递交纸质文件(一式两份)用于备案。

注:

1.报名表“单位意见”一栏须由申请学员所在单位所在部门填写,须明确允许脱产参加学习,签字并加盖公章;

2.如果选拔过程涉及面试环节,面试将提前一周以电话或者电子邮件形式通知到备选学员本人;

3.学员所报资料要确保报名材料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录取资格。

(三)报到方式

报到时间:2024年7月7日(采风时间另行通知)

报到地点: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六、其他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培训费用

1.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项目实施主体承担。关于交通费报销请参见附件2《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

2.若学员学习期间未能完成规定学时、不能按时提交人才培训项目要求的成果,需全额退还所有经费。

(二)说明

双方本着诚信的原则,凡参加培训学员,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招生简章的各项规定。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中央民族大学相关管理制度执行。项目主体单位对培训成果作品有录像、出版及宣传权。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归中央民族大学所有。

(三)联系方式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报名工作联系人:张同学

联系电话:13223667916

咨询QQ号:1315660525

报名邮箱:MD2024GJ@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出品丨舞蹈学院教科研

图文丨车延芬、张婧洋

排版丨曹永琪

审核丨姜铁红、崔月梅、李飞









2021 ©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18号楼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93-2735(办公室)/2872(学工办)/2435(教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