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

讲座回顾:《‘内’‘外’之间的舞蹈研究》

5月12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组织开展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特邀专家主题讲座——《‘内’‘外’之间的舞蹈研究》在16号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刘晓真副研究员主讲,本院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此次讲座立足当今舞蹈学科的发展使命,以开放性、整体性和前沿性的知识结构,为大家带来更为多元的思考与新见。

本次讲座共分为介绍主讲嘉宾、讲座、评议、提问与赠书五个环节。杨敏教授首先对刘晓真副研究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主讲人的研究背景。接着,刘晓真副研究员开始分享她多年在研究、写作与翻译中所积淀的认知经验与文化诉求,以写作《舞蹈人类学导论》《舞蹈学摭论》,翻译《舞蹈人类学十讲》《世界舞蹈史研究文选:历史演变与舞蹈文化批评》中心路历程的呈现,带领大家重新思考舞蹈人类学的研究路径。

刘晓真副研究员从2012年完成的第一部舞蹈民族志《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的写作开始,讲述了自己在“如何从具体的经验中跳脱出来”这一问题的反思中开始对舞蹈人类学的理论探寻。她指出,“对舞蹈动律与风格的阐释”或“回归身体的研究”构成了舞蹈人类学的两条研究路径。在问学与困惑中,在全球化视野的文化交流中,以及对自我文化背景的反观中,她逐步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接着,刘晓真副研究员着重谈了新近出版的专著《舞蹈人类学导论》和译作《舞蹈人类学十讲》。《导论》是她是以西方学界的“局外人”身份,对西方舞蹈人类学所做的归纳和总结。《十讲》的作者德里德·威廉姆斯(Drid Williams)极具批判性与反思意识的局内人视角,为我们呈现了学科内在发展脉络与学理逻辑,使我们能够在思维方式和治学路径的差异中,探索回归本体的舞蹈人类学研究新路径。

刘晓真副研究员讲座中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人类学理论提供的是思想还是工具?”“如何处理在地经验和学术话语的内在逻辑?”她以敏锐的判断力,探讨了如何构建文化经验与理论话语的实际联系。人类学方法有其自成体系的经验基础,舞蹈研究者要通过它找到切入舞蹈本体的研究路径。我们面对西方人类学理论,不应局限于某个概念、理论或一般规律,这容易形成一种固化的阐释模式。反之,在知识经验的不断累积中要形成辨识力,并将其转化为自我文化研究的思想与工具,并渗透于长期专注的田野中,方能构建出文化经验与理论话语的实际联系。

“我问来道无余说,云在青山水在瓶”,刘晓真副研究员以这一诗句作为结语。她认为淡泊高远的诗文意境体现着动态性、开放性与包容性的学术态度。在多维度的学术交流环节中,体现着舞蹈工作者对时代境遇的把握与自我文化身份确立。

接着,车延芬副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评议。她认为,刘晓真副研究员非常重视翻译工作,她能很好的把知识学习、研究和思考“落地”,值得我们学习。翻译的工作很重要,尤其是在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方面,翻译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文化的调试和碰撞过程。刘晓真副研究员在追溯舞蹈人类学研究轨迹的同时,把自身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修养注入方法论的思索中,特别是对方法论的舞蹈人类学的阐释中,她提到了古典文献学,谈到了中外学者在治学上的殊途同归,她不是孤立的就人类学谈舞蹈,而是在一种中西方治学差异性的比较中实现她对舞蹈人类学的求索。她以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眼光审视舞蹈研究的同时,没有丢失对自我文化的审视,实现了舞蹈学与人类学的有机结合。

最后,刘晓真副研究员向舞蹈学院图书资料室捐赠了五本著作,并真诚地表达了受邀参加此次讲座的谢意。此次讲座从多重视角拓宽了舞蹈学学科建构的思考维度,激励大家进一步反思如何在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搭建起传统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的沟通桥梁,以进一步探索中国经验下的中国舞蹈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践路径。


文字:邓婧怡

图片:冯筱蓉

排版:曹永琪

责编:李 飞

2021 ©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18号楼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93-2735(办公室)/2872(学工办)/2435(教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