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学科,是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学院在培养有特色、综合素质全面、有较高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的民族舞蹈高级专业人才的同时,肩负着继承、发展、弘扬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重任。如今,学院已成为融民族舞蹈教育、表演、创作研究为一体的中国民族舞蹈艺术高地。
舞蹈学院的舞蹈学科创立于1957年,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重点学科基地,是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经过60余年的发展,目前学院已经拥有本科、学术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博士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体系,形成了舞蹈表演、教育、编导、民族艺术学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培养教育格局。学院有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博士点;有舞蹈表演、舞蹈编导2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在2021年全国软科排名评估中,学院3个专业获A+。过去几十年来,学院培养了数千名优秀的舞蹈人才,为中国舞蹈领域培养了多位杰出人物。目前学院共有在读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500余人。
学院目前拥有一支荟萃了多民族、实力雄厚、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学院共有专职教师59人,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28人,其中正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中级职称的26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比例为:50.8%。学院有博生导4人(含兼职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生导师14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27人。
学院教师队伍中,不乏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舞蹈教育家、编导家和国家级表演艺术家,在承担高层次的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围绕创造型、研究型、复合型的高水平民族舞蹈人才的培养,学院建立了技术技能课程、民族舞蹈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基础理论课程相辅相成的四大课程体系,形成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学院学科教学成果显著,在同类学科中占据领先地位。数十年来,舞蹈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东方风韵》少数民族舞蹈系列教材14部、其中藏族舞蹈教材获得进入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材。民族舞蹈教学剧目近100部;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百项,教学科研获奖180余项。创作舞蹈作品200余部,如大型舞剧《凉山巨变》、纳西族舞剧《茶马古道的铃声》、蒙古族舞剧《永远的马头琴》、傣族舞剧《悠悠呢》、朝鲜族舞剧《沈青传》、彝族舞剧《情深谊长》等,大型鼓乐舞《东方朝阳》,民族舞蹈专场晚会《民风炫舞》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有群舞《奔腾》《长白祥云》《翻身农奴把歌唱》《草原汉子》《葡萄熟了》《锦鸡炫美》《红河谷·序》《高原》《锦绣中华》《云岭飞歌》《东归英雄》《摆手女儿家》《废墟上的赞歌》《天鹅之歌》《石人与天鹅》、三人舞《牛背摇篮》、双人舞《出走》《天唱》《妈妈的羊皮袄》《遇》、独舞《萌动》《颯韵》《蒙古人》《五彩云霞》《傣女》《静静的玛尼石》等,此外还有新创群舞剧目作品《阿里路》《布衣者》《阿嘎人》《梦·宣》《额尔古纳河》《战马》《谷雨》《赞歌》、独舞作品《金色贝多罗》《天地间》《西域之火》《鹤》《鄂温克的拉玛湖》《春之萌》等。在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以及国内外其他各类舞蹈大赛中,荣获创作、表演金、银、铜奖等多个奖项。
学院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学院老师获得大量各类荣誉。2018年由学院骨干教师组成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师团队”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2019年学院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此外,近三年有多名教师荣获“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青年标兵”、“北京市青年榜样”、“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学校“杰出育人奖”等荣誉。
舞蹈学院经常承担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民委、全国台联、团中央、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等部委主办的文艺演出及国际交流活动。先后数十次应邀赴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十余个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访问演出。以鲜明独特的舞蹈风格、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赞扬,并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好评,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和民族舞蹈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