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过的书,终会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12月7日,由杨敏教授硕博团队主办的读书分享会在16号楼会议室顺利举行。2023级研究生邱芊、刘畅进行读书分享。分享会由杨敏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杨敏教授在讲话中提到:读书能够帮助大家丰富认知范围、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我修养、增强核心竞争力。现在读的书,铺的是以后的路,静下心来读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将知识变成成长的养分。
【读书分享】
2023级研究生邱芊分享了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她提到: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是了解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的过程。结合自身专业,她认为“舞蹈即兴”就是与自己身体对话的过程。她还辨析了“孤独”与“孤单”的区别。孤单是他人的“不在”,孤独是自己的“在”,正如庄子所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孤独即是连接生命与宇宙间对话的通道。最后,她将孤独放置于过渡追求“一致性”的现代社会中,希望大家在迎合社会群体规范的“共性”时,务必保留个体独特的“个性”,共同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画卷。
【畅谈心得】
杨敏教授分享了如何看待并处理当下个体与教育孤独、科技孤独、文化孤独之间的关系,修炼不为外在事物所左右的能力,保持自立自主、开放包容。
郑雨霏博士认为,与孤独相处是一种沉淀的力量,内心真正强大的人,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孤独,并享受孤独之美。
张佳益博士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己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对书中六种孤独的理解,并分享如何让这六种孤独不孤独,即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促进与外界的交往、交流、交融。
董一方博士认为,孤独创设了一个与自己交流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下人们可以向内探寻真正的“本我”,协调“自我”与“超我”,使其和谐共生,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
刘佳鑫硕士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年龄阶段看待孤独的态度,以及与孤独相处的方式,并延伸至《乡土中国》一书,对比了中西方对孤独的差异化态度。
【读书分享】
2023级研究生刘畅分享了邓佑玲教授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首先,她阐释了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基本理论。其次,结合自身实践经历,着重对“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存在形态”这一章节进行了深入分析,用生动的案例诠释了各个民族的审美模式是对审美心理、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抽象概括。最后,她呼吁大家学习与反思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审美成因,取其精华,实现认识自身、提升自身和丰富自身的终极目标。
【畅谈心得】
杨敏教授谈到,民族审美活动形成于民间风俗、服饰、仪式、宗教活动等原生土壤之中。因此,在舞蹈采风阶段,应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原则,深扎田野体验与感知民族文化及民族审美,最终创作出来的民族舞蹈作品才会与观众产生共鸣。
刘佳鑫硕士对比了苗族与彝族舞蹈动律特点,阐述了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民族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影响作用。
蔡宛凌硕士分享了观看本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时,深切感受到当下舞蹈作品中多存在民族属性模糊不清的问题,阐发了舞蹈创作者深扎田野、做出正向价值输出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分享会的尾声,杨敏教授强调,读书应遵循学习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择书的标准应遵从兴趣,开阔视野、广泛涉猎;阅读的落点应与实践相统一,将书中所学化为己用。
通过此次分享会,我们深知读书可以让人从一世来看一时、从全局来看一隅,从更多维度、更长周期来把握过去、当下和未来。漫长求学之路,让我们一起“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
出品|舞蹈学院教科演
文字|曹泠思贝 李想
图片|刘佳鑫 周思怡
排版|游雨欣
审核|姜铁红 崔月梅 李飞